今年37岁的陈莉,是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高技能人才群体的一名优秀代表,长期担任院作业员、检查员、技术负责人职责。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之际,陈莉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地图制图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十五年。参与完成了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秦岭测图工程、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更新、30米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建设等多项重大测绘任务;并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艺、优异的成绩和勤奋拼搏的工作劲头,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 “陕西产业工匠人才”;还作为女性测绘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被授予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评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最美职工”荣誉称号。在2017年第五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竞赛中,作为陕西省代表队选手的陈莉,一举夺得地图绘制员赛项个人第一名,为陕西省和陕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赢得了荣誉。
方寸屏幕描绘壮美国土
17.3寸,这是陈莉面前计算机显示器屏幕的尺寸,除去一天的休息时间,从早到晚,个头不高、人也瘦小的陈莉,一直凝视屏幕的身影,是大家眼中关于她的标志画面。
2.55平方米,这是陈莉位于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遥感室作业工位的大小,在一年为数不多的假日之外,她几乎寸步不离自己的这方岗位。如果你身处她的身边,听到的最多的就只有鼠标点击和键盘不断敲击的声音……
但在这块方寸之间的屏幕上,延绵的山脉、蜿蜒的河流、葱郁的森林……人们所见到的祖国山河,都变成了不同地物类型的图形数据,被地理坐标、命名以及相关属性所定义,然后统一汇入国家标准地理信息数据库里,从而在被需要的时刻,能够第一时间抵达各个行业用户的手中……
一边是方寸之间的工作岗位,一边是广袤无垠的壮美国土,两个看似相对立的时空,陈莉就像是一粒扣子,将他们紧紧系在了一起。然而已经工作十五年的陈莉,用她的话来说,自己的经历真的“十分简单”,好像只有“地图制图”这一件事情。
不同于大家经常所看到的交通图、政区图、旅游图……陈莉所参与制作更多的,是一个个国家基础测绘任务。这些任务成果背后是由无数点、线、面构成的海量基础地理信息,看似普通但却意义重大。它们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更是经济社会所依赖的有效数据保障。
而陈莉言语里“简单”的工作经历,却也能创造不简单的成绩。十五年如一日,一点一线、昼夜更替,陈莉把自己对事业的感情、智慧、心血全部注入到了自己手中,那每一个点、每一根线和每一片天地之间……
直面挑战练就精湛技能
作为公认的行业技术能手,大家眼中的陈莉,作图过程判得准、画的快、编得好,甚至能够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天赋。然而了解陈莉的人都明白,这一切的优势都是来自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来自对每一次经验得失的认真积累。
作为单位重要的业务骨干,每当有重大、紧急项目来临,她总是勇于承担最艰难、工期最紧张的那部分任务,很多人都说她有一股冲劲。但她自己坦言,那些有难度、有挑战任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压力,还会有效果可观的历练空间,从而让人能够汲取进步的动力。
2018年,陈莉在担任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技术负责人期间,针对数据图层多、数据量大、资料复杂、人工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潜心研究,多方论证,反复试验,总结出了不分区数据与分区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提出了一套半自动化处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生产难题;在大大提升效率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而这样攻克难题的经历,如今在陈莉看来已是稀疏平常;她在经常担任技术负责的同时,还能够肩负起组织实施方案制定、技术人员培训、落实质量管控以及总结报告撰写等多项重要任务,“全流程”的管理能力,彰显的是她全方位的精湛技能。
特别是作为全院最优秀的质量检查员之一,陈莉始终坚持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她表示,当前地理信息数据信息化生产与流转过程,对数据制作和加工的精度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基础数据层面,质量问题的累积效应会更加明显,因此宁可干慢一分,也不出错一次。
“在质量问题面前,过往的荣誉都会黯然失色……”谈及这个话题,陈莉严谨地说道。
流金岁月见证成长收获
很多了解测绘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制图员这个工作是个“苦差事”,特别是基础测绘一线的人员。面对每一天、每一幅图大量的地图要素,标记位置、录入属性、排版整饰……自有一系列复杂工序的同时工作量也极大,需要个人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不仅身体上感觉辛苦,心理上也会因为内容枯燥和工期压力而变得疲惫。
就是这样的疲惫,曾经打败过不少初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因为要想在这样的岗位上扎下根来,仅靠一时的心动是办不到的。
可15年过去了,陈莉依旧在这里。
陈莉说,自己绝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但会害怕找不到未来的目标,看不到前景。
“一个女孩子成天就坐在电脑前画图,恐怕一辈子都很难有出息吧!” 她也曾一度陷入强烈的失落之中。
在经历过短暂的思想波动之后,陈莉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技能,保证每一天都在认真度过中有所收获。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目标”既是前行的动力,也是一份不小的压力。
地图制图工作有它机械重复的一面,但在陈莉看来这项工作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对坚定忠诚和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追求。
从一名实习生开始,陈莉就能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将师傅教会她操作的细节和诀窍铭记于心;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积极争取做好各项生产任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了弥补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她利用业余时间耐心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先后拿到了本科专业文凭和高级工证书,很快成为单位的一名生产业务骨干,每年完成的工作总量一直在全院名列前茅。
参加工作之初,陈莉也总被前辈们称作“小陈”,而如今,她每年坚持与多名新进年轻技术人员签署“师带徒”协议,成为了大家口亲切的“陈师傅”,她传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让年轻的“徒弟”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为紧张的阶段,全国上下宅家抗疫、停工停产。面对全年任务目标压力,陈莉主动对照“停工不停学”要求,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遥感室全体同事进行新版地图图式学习培训,帮助大家特别是帮助年轻职工加快理解地图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合理性;并在培训结束后,结合培训内容将难点、易错点整理成考试题,通过考试的方式,让大家加深理解与记忆……在她的带领下,部门年轻职工的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很快就在重难点项目中崭露头角,成为全院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只要我们问题没搞清楚,她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讲;不仅自己要讲清楚,还要带着大家查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技术规定,从源头上去认识……”,她的“徒弟”们这样评价她的教学。
陈莉也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刚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个人最想干成点事、但又往往没有方向的时候,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如果有人帮你一把,引导你步入正轨,这是难能可贵的……”
她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付出行动的。
而正因为持续多年的敬业与认真,反过来也焕发了陈莉自身对于专业的兴趣与热情。相辅相成之间,她不断走在成长成材的道路上。
角色变化彰显责任担当
对于35岁的陈莉而言,过去的岁月,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自己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换,从实习生、业务骨干、妻子到母亲…… 每一个角色的到来,既有幸福的一面,但同时也都在考验她的应变能力。特别是那些人生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甚至比专业技术领域成长过程所遇到的挑战要更为艰巨。
陈莉的丈夫工作的国测一大队离她并不遥远,但是两人日常的距离却总是天各一方。作为一支两下南极、七测珠峰、功绩卓著的英雄测绘大队中的一员,长年从事测绘野外工作。所以,家庭的团聚,成为陈莉生活中的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一年绝大部分时光的分离状态,更让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自己肩头。
陈莉接受了这个事实,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对家庭的责任和付出。她也一直相信,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定义和坚持,但幸福从始至终都应该是个温暖的词语。
所以,她给了自己心目中的“测绘英雄”一个温暖的家。在照顾好双方父母的同时,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会了放置工作与生活的重心,让生命的天秤尽量保持平衡。特别是在孩子最需要她的年纪里,一直可以陪在他的身边。从而让远方的丈夫,在身体和环境的极限中,能够感受到身后的那份温馨,鼓励他在面对艰辛、面对困难、面对危险的时候,有如自己的前辈们一样绝不退缩。
“22岁从事地图制图工作后,我始终没发现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陈莉说,“即使是现在,虽然得到了一些肯定,但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不断努力让事业成为自己完整生活的一部分。”
在他人看来,陈莉15年的职业历程,也如同一部平静的电影,并没有什么沸腾的情节,却总能让人在体味到励志的主题之外,收获有如花朵绽放的春天般,别样的温暖。
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而言,陈莉正值自己的黄金年龄,坚持每天进步的“小目标”,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坚持通过学习不断精进技艺,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她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人生新的跃升,为更多的年轻人作出新的榜样。
而今后的每一个工作日清晨,陈莉还会一如往常来到自己的工位上,伴随着明亮的晨光,开启自己新一天的征程,继续让起伏的高山、连绵的大河、壮阔的高原、茫茫的大漠……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景在自己手中,转换成为另一幅由点、线、面所构成,拥有精确地理位置和信息的美丽画卷。
就在那些点、线之间,陈莉曾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如今沿着点、线的标记,她也正朝着自己坚信的方向执着前行,这条本没有风景的寂寞道路,也逐渐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