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地信圈

产业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要闻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大荔县洪灾提供应急服务保障
发布于:2021/10/13 15:15:26 点击量:

自8月30日以来,陕西省大荔县先后出现5次强降雨,其境内的渭河、洛河相继出现超警戒量级洪水。特别是10月7日7时洛河状头站的流量达到1560立方米/秒,为1999年以来最大流量,造成洛河下游漫堤。受洛河下游持续高水位影响,赵渡镇部分村庄出现漫水险情,当地累计23.9万人受灾,49.1万亩农田被淹,多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给救援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按照省应急管理厅的工作部署,10月10日上午10时,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汛期应急响应,安排陕西省应急测绘保障队为大荔县洪灾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由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和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测绘应急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前往大荔县灾区,并调动无人机、打印机等应急测绘装备,为大荔县洪灾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10日下午14时,由局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李俊锋带队的测绘应急救援队抵达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与省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对接,决定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紫阳村南部洛河下游范围以东区域的高分辨影像,第一大地测量队应急分队抢抓时间做好无人机踏勘起降场地、规划航线、组装调试等准备工作,于18时成功获取第一批次紫阳村以东6公里、严通村以南5公里范围内约31平方公里的0.1米高分辨率影像,18点30分完成图像拼接和成果输出。由于天气原因,第一大地测量队同时启动了抗天气干扰较强的高性能无人机拍摄灾后视频,并配合省应急管理厅将灾区视频图传信息通过卫星通信实时传送至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人员可直观地看到灾区分布、受灾范围等信息,便于快速掌握灾情现状,为开展指挥决策和灾情研判提供依据。

在测绘应急救援队抵达大荔县灾区并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承担制图和数据分析任务的地信中心应急分队立即行动,1小时内完成影像准备、灾前影像图等应急储备资料准备以及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调试与装车工作。下午15时,地信中心应急分队抵达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丰图义仓,将应急储备资料第一时间送达应急指挥中心。此外,为保证灾后影像图第一时间提供给应急部门,地信中心技术人员实时跟踪现场需求,在应急现场完成制图数据修改完善工作,做好了灾后影像接收后的衔接准备工作。晚上18点30分,在接收到第一批次灾后影像资料后,地信中心应急分队19时现场编制完成灾后影像图,根据灾后影像图分析得出本批无人机影像的东部和南部以外区域还存在较大范围受灾区,并及时提供给省应急指挥中心及省领导。为了更好地展示灾情信息,地信中心连夜赶回省测绘局,晚上24时打印灾前灾后影像图各10套,于11日9时提供给省应急管理厅。

按照地信中心的灾情分析结果,测绘应急救援队决定当日晚驻守大荔县,11日利用无人机获取更大范围受灾区影像信息,并分别于10月11日12时、16时获取灾后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影像资料,累计获取影像102平方公里,并实时回传至地信中心应急分队。

地信中心应急分队接收到最新的灾后影像后,第一时间完成灾后影像图编制工作。分别于10月11日14时、18时完成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灾后影像图编制与输出。10月11日下午18时,地信中心应急分队共编制完成《大荔县灾前影像图》《大荔县第一批次灾后影像图》《大荔县第二批次灾后影像图》《大荔县第三批次灾后影像图》四幅专题图,并分析得出受灾区域范围和损毁耕地等灾情信息,及时提供给应急部门使用。

国家减灾委、省应急管理厅相关领导对此次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