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2021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聚焦“全球陆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全球典型湖泊生态环境状况”“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 4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从科技部当日召开的报告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科技部总体部署,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完成了2021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空天领域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风云、高分、资源、海洋等国产卫星数据及国外卫星数据,保障了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介绍说,今年的报告具有3个亮点:一是成果多。今年共部署4个专题,产出23个数据产品,是开展专题研究最多的年份之一,产出数据产品也是历年最多;二是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的4个专题报告从选题上直接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2015年为基准年,对目标提出前和提出后的陆域生态系统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等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展情况;
据了解,科技部自2012年启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截至今年已连续10年发布了29个专题报告。该项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撑,是助力我国遥感科技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